英语专业2020级专转本培养方案
学科门类 |
文学 |
专业类 |
外国语言文学类 |
制订人 |
陈海涛 |
审核人 |
胡元江 |
O专业简介
外国语言文学类是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,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、外国文学、翻译学、国别与区域研究、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,具有跨学科特点。外国语语言与文学专业类包含英语、俄语、德语、法语、西班牙语、阿拉伯语、日语等68个专业。
英语专业于1995年起招收全日制本科生,2007年设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点,已形成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、外国文学、翻译学3个学科方向,覆盖英、日、德三个语种招收硕士研究生,2017年被列为学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。英语专业根据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重素质、强能力”的人才培养目标,提出“融专业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教育为一体,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一体,融学习与研究为一体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英语特色课程体系,突出商务及口笔译特色,实现学生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同步拓展和提高。
本专业以学生能力持续发展为导向,根据社会发展需要,培养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、复合型外语人才。
一、专业培养目标
本专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以培养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,立足江苏,面向全国,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与国际交流对外语人才的需求,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、知识面广、语言实践能力强、具有中国情怀、国际视野、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潜力,能从事翻译、教学、涉外行业、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。
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,经过自身学习和工作锻炼,能够达到下列职业和专业成就目标:
1.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;具有科学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,良好的道德品质,人文与科学素养,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深厚的中国情怀与宽广的国际视野。
2.语言基本功扎实,掌握英语语言和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;有一定的阅读和分析鉴赏各种体裁英语原著的能力。
3.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、社会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基本情况;熟悉中国文化,中国国情,了解中外交流状况、文化差异和国际发展动态,对多领域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。
4.具备运用英语从事跨文化交际的工作能力,适应对外交流、涉外行业、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。
5.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、逻辑思维能力、合作发展能力、思辨创新能力、终身学习能力。
二、专业毕业要求
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时,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和训练,能够获得下列知识、能力和素养:
1.素质要求: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,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、科学精神、人文与家国情怀;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做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
2.知识要求:掌握英语语言、英语国家文学、社会文化等相关知识,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,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,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,了解中外交往的历史与现状、文化差异,培养国际化视野。
3.英语运用能力: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,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各项技能熟练,通过全国高校英语专业四(TEM4)、八级(TEM8)考试;能理解英语口语与书面语传递的信息、观点、情感;能使用英语口语与书面语有效传递信息,表达思想、情感,再现生活经验,并能注意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和准确性;能借助语言工具和相关资源进行笔译工作,并能完成一般的口译任务;能有效使用策略提高交际效果;能运用语言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。
4.文学赏析能力:能理解英语文学作品的内容和主题思想;能欣赏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特点、风格和语言艺术;能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。
5.跨文化能力: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,具有跨文化包容性和批判性文化意识,掌握基本的跨文化研究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,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;能对不同文化现象、文本和制品进行阐释与评价;能有效和恰当地进行跨文化沟通;能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。
6.思辨能力:勤学好问,尊重事实,理性判断,公正评价,敏于探究,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;能对证据、理念、方法、标准、背景等要素进行阐述、分析、评价、推理和解释;能自觉反思和调节自己的思维过程。
7.研究能力: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掌握学术论文写作方法,初步具备运用英语从事语言学、文学、翻译学、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等学科的基础研究能力。
8.创新能力: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、分析能力、综合能力、想象能力、批判能力、创造能力、解决问题的能力、组织协调合作发展能力以及整合多种能力的能力。
9.自主学习能力:能对学习进行自我规划、自我监管、自我评价、自我调节;能组织和配合他人开展学习活动;能及时总结并善于借鉴有效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;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。
10.实践能力:能通过实践活动拓展知识,掌握技能,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;能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;能承受压力,适应新环境;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交际的能力;能运用基本的信息技术。
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关系见表1.
表1 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关系表
毕业要求 |
培养目标 |
培养目标1 |
培养目标2 |
培养目标3 |
培养目标4 |
培养目标5 |
1.素质要求 |
√ |
√ |
√ |
|
|
2.知识要求 |
√ |
√ |
√ |
|
|
3.英语运用能力 |
|
√ |
√ |
√ |
|
4.文学赏析能力 |
√ |
√ |
√ |
|
|
5.跨文化能力 |
√ |
|
√ |
√ |
|
6.思辨能力 |
|
|
|
√ |
√ |
7.研究能力 |
|
|
|
√ |
√ |
8.创新能力 |
|
|
|
√ |
√ |
9.自主学习能力 |
|
√ |
√ |
|
√ |
10. 实践能力 |
|
|
√ |
√ |
√ |
三、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
主干学科:英语语言文学
相近专业:日语、德语
四、毕业及学位授予条件
毕业基本要求:在弹性学习年限内,修完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,成绩合格,达到最低毕业要求学分,准予毕业。
学位授予条件:本专业毕业生,满足《南京工业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》有关规定者,授予 文学 学士学位。
最低毕业要求学分见表2。
表2 最低毕业要求学分
课程类别 |
必修 |
选修 |
合计 |
比例 |
通识教育(GE)学分 |
3 |
14 |
17 |
21.2% |
学科基础(DB)学分 |
0 |
0 |
0 |
0 |
专业素养(PQ)学分 |
27 |
36 |
63 |
78.9% |
最低毕业学分 |
30 |
50 |
80 |
100.0% |
创新创业学分 |
2 |
0 |
2 |
2.5% |
选修课学分比例 |
选修课学分/最低毕业学分=62.5% |
五、专业核心课程
课程名称 |
英文名称 |
学分 |
备注 |
英语文学导论 |
Introduct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 |
2 |
|
高级英语1-3 |
Advanced English 1-3 |
9 |
|
英语高级听力 |
Advanced Listening |
2 |
|
跨文化交际 |
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|
2 |
|
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 |
Research Methods and Academic Writing |
2 |
|
语言学导论 |
Introduction to Linguistics |
2 |
|
六、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
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|
学分 |
学期 |
培养模式 |
毕业实习 |
2 |
7 |
学校+企业(社会) |
毕业论文 |
12 |
8 |
学校 |
学分合计14学分,占最低毕业要求学分比例: % |
七、创新创业类课程
课程名称 |
课程类别 |
学分 |
备注 |
研究方法与学术写作 |
专业素养(创新创业类) |
2 |
|
|
|
|
|